時間點很重要
目前我國衛生福利部建議,仍維持以純母乳哺餵到6個月為目標,當然個別寶寶的狀況並非相同,還是要注意他們的個別差異。
當然餵食副食品,也建議不要太晚,如果超過7-8個月之後再餵副食品,會造成幾個現象:
● 寶寶依賴母乳或是配方奶,導致之後攝取副食品不均衡。
● 寶寶嘗試新的食物的意願低。
● 對固體食物接受度低。
● 嚴重排斥副食品或是量不足的情況下,會出現缺鐵現象。
副食品的營養重點
寶寶長越大,副食品會漸漸成為他們飲食營養重要來源,可以彌補奶類營養不足的問題,也能夠透過健康食物的攝取,訓練咀嚼與吞嚥。因此副食品營養補充上,要注意幾個重點:
1. 從「單一性」的穀類開始給予,例如:米糊、米精、米粉、麥糊、麥粉等,再給予蔬菜汁、稀釋新鮮果汁,然後才是肉類。
2. 1次給予1種新食物,若是寶寶拒絕張口或是將頭轉到一旁不想吃時,不要強迫餵食。
3. 吃完新的食物後要記得觀察4-7天,如果沒有嘔吐、腹瀉、長紅疹子等症狀,可以繼續餵食,如果有出現上述反應,建議停止這個食物1-2個月後再重新嘗試。
4. 食物質地由稀到濃,每次適應一種食物後,大約隔一星期,再換另外一種。
順序為:汁→泥→糊→細碎→切薄片→切丁。
5. 避免加工甜食,給予健康天然食物。
副食品,吃多少才好呢?
依據世界衛生組織建議,兒童期的小朋友每天飲食應分配為:三餐加2至3次點心,而寶寶一天副食品的建議用量如下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