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前台灣老年人口的比例正大幅增加,未來高齡化社會已成為大家重視的議題。而我們的壽命也隨著醫療的進步而逐漸延長,要活得久又要活得健康,銀髮族的飲食特別的重要,根據2004-2008年台灣營養健康調查發現,65歲以上銀髮族的飲食還比19-64歲的成年人健康,呈現出熱量、肉類攝取減少,並選用低脂乳的現象,但在營養素上,卻有所缺乏,整理如下:
1. 全穀根莖類不足(膳食纖維不足)
2. 鉀、鎂、鉀、鋅不足
3. 維生素D、E和維生素B6不足
4. 有29-43%左右的人維生素B2不足
給老年人的營養建議
建議一:改善牙口,增加飲食風味,提升用餐樂趣
老人不需要整天都吃單一糊狀的食物,可以多樣性變化,家人多關心牙口問題,可以適當裝置假牙,銀髮族也可以享受咀嚼的用餐樂趣。此外,年紀漸長,有些人會產生味覺退化的問題,我們可以利用天然辛香料調味,例如:蔥、薑、蒜、八角、花椒等天然調味料,來增加食物的味道,漸少鹽份的攝取。
建議二:三蔬兩果對抗自由基
牙口良好的銀髮族,考慮到腸胃功能沒有年輕人好,如果不易食嚥,葉菜梗類的食物,可以攪碎不需要攪爛,如果使用調理機建議連纖維一起給予。每天基本三份蔬菜兩份水果是必須的,提供銀髮族增強免疫力及對抗自由基的營養,也可以預防老化及抗癌。選擇顏色鮮豔的蔬果例如:黃色、紅色、紫色、深綠色等,保留最多的植化素,增加體內抗氧化能力,預防慢性病的發生。
建議三:酵素有助優質蛋白質消化
蛋白質的食物不好消化的時候,可以於用餐時或是用餐後給予含酵素的水果,幫助蛋白質分解消化,預防脹氣。此外,上了年紀喜歡肥肉的口感,適量的紅肉可以預防營養不良,但是怕飽和脂肪酸和膽固醇過量,所以選擇低脂肪
的紅肉部位很重要,例如:豬里肌肉、豬腱、豬後腿肉、牛腱、牛後腿肉等,建議將動物性肉類的皮去掉,避免過量的油脂攝取。
建議四:循序漸進攝取全穀類,進食重「質」不重「量」
一餐若給予大量全穀類食物,對年紀大的銀髮族來說,容易產生腹痛、脹氣,所以建議循序漸進給予。有些銀髮族雖然熱量控制得宜,但是飲食習慣單一不愛變化,長期下來容易造成營養不均衡。所以食材多樣性的變化是要注意
的問題。
建議五:正常飲水
有些老人家怕頻尿,所以水份相對喝得少,但仍建議每天至少6-8 杯水,讓體內能維持正常代謝。